中国近代艺兰名家有哪几位?
近代(1840年-1949年)是指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特殊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兰花文化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在战乱和内忧外患中,人们对于兰花的培育、鉴赏等方面都受到了影响。然而,正如人类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虽然外在条件艰辛,但这一时期的兰花文化艺术并没有消亡,而是在艰难中继续发展着。尤其是抗日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国民政府又面临内战的危机之时,西南联大学生李荣谦等人于1947年在南京成立“中国现代艺兰协会”,创办《现代艺兰》月刊,发表研究论文,介绍栽培经验,推广优良品种,对近代中国的兰花科学普及起了巨大的作用。
同时,在这一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更加热切,所以文玩收藏在这一时期异常火爆。其中,文人画与文人印最为流行,而“文人兰”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并受到广泛喜爱的。 “文人兰”的名称最早见于民国二十三年的《惠兰百咏》。该书序言写道:“近世文人嗜兰成癖者,每以‘文兰’名其集;即书画家亦多墨兰图,可知‘文兰’之为称,久已通行。”“文兰”之所以广受喜爱还有因其价格亲民的缘故—当时人民生活尚不富裕,而名贵花木如牡丹、桂花等的培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不适宜家庭栽种。兰花中的“大众情人”——蝴蝶兰就成了许多爱兰人士的首选。加之,其花期正值春节前后,正是走亲访友之际,送上两盆色彩艳丽、香气扑鼻的蝴蝶兰必定能博得大家的好评。蝴蝶兰在近代备受青睐,被誉为“百姓之爱兰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