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什么利书法家?
“书如其人”,这句话对于王羲之是这样,对于曹操也是如此。曹操的书法,现在看起来似乎很一般,但是要是在当时社会环境里评价的话,那他的水平绝对可以打90分! 陈琳《檄吴将校书》云:“曹操手迹,遒逸有致。” 王朗《与孙权论书札》云:“闻曹公已平幽州,窃谓伯喈真、行复绝。且文帝之世,有王仲宣者,于汉末颇传三曹之书。” 以上陈琳和王朗都是汉末东汉末年的人,他们评价的是建安时代的曹操,这个时代的曹操,正好处于“风格多变”的阶段(其实也就是他一生各个时期风格的集合),而这个时期的楷书,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那种瘦劲清峻的风格。
西晋卫恒《四体书势》说:“魏太祖武皇帝,善书刺字,既非工巧,亦无姿媚。” 唐张怀瓘《书断》云:“太祖以世多不广,专习家法,少时作书,字方一花(指汉字笔画“一”加圈,像花朵一样——引者注),世以方字为能。及称魏武,妙于四时之多异;若春日花开,夏云初起,秋风扬波,冬林枯槁,皆须各存气象,方是至妙。” 可见,除了“风格多变”以外,曹操的书法还有一个特点——“不工”(魏晋南北朝时代,人们欣赏的字体,必须是“不工”的,所谓的“工”是指唐人书写的端正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