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背面是哪些?
这个答案应该算官方,来自百度百科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中,背面图案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全称及拉丁文行标命名的; 二是以“中国人民银行”汉字简称命名的; 三是以民族文字、中文名称地名命名或加上“中国人民银行”字样。 以“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全称及拉丁文行的背面的纸币有:100元(1953年)、10元(1974年)、2元(1964年)、1元(1980年)和5角(1974年)。
以“中国人民银行”汉字简写的背面的纸币有:500元(1988年)、200元(1980年)、100元(1990年)、50元(1996年)、50元(2005年)、20元(1999年)、10元(2005年)以及1000元(1996年)。还有面值分别是5元和1元的两个品种,目前只发现试铸样币。 此外还有一种不常见的纸币,其背面没有面额,只有“中国人民邮政”的汉语拼音缩写“ZHONGGUO RENMIN ZHI YANG”和“1990.05.05”的日期。这种纸币的面值有两种,一种是2000元(1990年5月5日发行),一种为5000元(1990年春发行)。它的正面与现在的20元纸币相同,颜色为紫红色,背面则描摹着长城的景观。
目前这些纸币都在流通之列,只是1953年的100元券和1964年的2元券有些难以见到了。 注:由于1953年100元券和1965年50元券印刷量大,目前存世量也很多,所以在市场上也比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