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套人民币有暗记吗?
1948年12月,在天津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开始发行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共10种面额62个版别。其中,500元券和5000元券各有两个版本,10000元券有三个版本, 50元券、30元券和10元券各有四个版本,20元券一个版本,10元券两个版本,5元券三个版本,1元券七个版本,5角券五个版本,2角券六个版本,1角券十个版本;主景图案多样,包括国旗、国徽、石油矿井、煤矿矿井、火车、拖拉机、飞机、天安门、工农兵、人民代表等;面值用汉、维吾尔、蒙古、藏四种民族文字标注。
这套人民币的印制工艺也极为考究——正面采用水印、背面采用胶印凹板制作而成,这是我国自有的印刷技术。由于当时国内只有少数厂家能够生产铜铝箔,钞票中的金属线也是判断真伪的重要标识之一。 第一套人民币在设计、印制等方面均体现了新中国货币的设计理念,为日后我国人民币的印制提供了重要参考。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的特种技术条件,很多纸币上是带有“人民”二字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的,而这一特征也被称作“人名币”或“国名币”特征。这些特征,也成为了鉴定人民币真假的一个有效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