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毫有错版的吗?
1950年到1964年间,香港铸造了三种面值的银币——一毫、二毫、五毫,其中一毫的发行量最大,占75%左右;二毫次之;五毫最少。因为当时香港的纸币是以十进制计算的,所以这种面值很受欢迎。 这些银元背面都是由英国皇家造币厂设计的,正面则是由香港铸币厂设计并雕刻的。但是,由于当时的电脑等科技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所以在印刷和雕刻过程中出现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
在这些银元的正面或者背面上就留下了一些错版(不同版别的错版),而这些错版在现在的收藏市场上可谓是有市无价。 比如这张图片中的“二毫”银元,由于其正面中央印有“HK$2.00”及花饰,因此又被业内人称为“双皇冠二毫”。然而,在部分“双皇冠二毫”中,“2.00”的“2”字最后一笔未封口,被俗称为“漏印2”。虽然看上去只是一笔之差,但却使这枚硬币的价值翻了数倍。 目前,一枚保存完整且字迹清晰的“漏印2”的市场价约为300元,而其它版本的二毫的价格也就几十元一枚。 所以大家在清理长辈留下来的银元时候可一定要睁大眼睛啦!可别一不小心让价值上万元的珍品从他(她)们眼前溜走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