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袁大头有伍圆的吗?

许慧阳许慧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袁大头是袁世凯就任北洋政府总统时发行的银元,正面镌刻着袁世凯的侧面肖像,上列国号“中华民国”和年号“共和元年”字样,背面是两个交叉的麦穗,中央刊汉字“壹圆”面值。当时因为战事纷乱,各地军阀势力崛起,各个军阀为了自身的利益,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铸币厂,发行有自己的货币,所以这时的市场流通的货币十分混乱。

而“袁大头”之所以被称为“袁大头”,是因为当时流传的一种说法叫做“袁大头抵钱用”,意思是说,在河北、山东等地,老百姓把袁大头看做是可以用来换钱用的实心银子。 其实“袁大头的”本义即指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1914年(民国三年)十二月及1915年(民国四年)二月,经批准,天津造币总厂先后铸造了三种“袁大头”,即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普通版袁大头以及中华民国三十年纪念版袁大头。其中,后两种袁大头均为试样未发行,只有第一种袁大头正式发行并流通于市。第一种袁大头又被称为 “民三‘袁大头’”或“新莽铜币”。 这种“袁大头”的面值有一元、二角五分、五角和一元钱四种,分别对应“袁大头”系列中所谓的“小头”“圆头”“角头”和“帽纸”。此外还有极少量“袁大头”钢模,并未发行。 从1914年到1920年间,以袁世凯头像为图案的“袁大头”不断更改版面,先后共有四式,但背面图案始终为两株交叉的棉花。值得注意的是,1935年的法币改革之后,中国开始了银本位制度,此时市面上流通的货币都是纸币为主,金属货币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此1935年之后发行的“袁大头”实际上并没有实际价值,只是作为旧中国最后一枚硬通货而存在。并且因为其成色足量,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被收藏者视为宝物。

虽然“袁大头”的正面主图一致且价值不菲,但是其背面版本却是有很大的不同之处的,而这不同版本的“袁大头”背后其实有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