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铜钱有哪些?

杜小睿杜小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有着50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中,铸造币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介绍我国清代的铜钱。

清代对以前的铜钱进行了改革,废除了以前的铸币权,而由其专制的户部统一铸造银元,银币俗称洋钱,出现新式货币,结束了自宋代以来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的历史。铜铝混铸的阴文“光绪元宝”成为清代晚期的主流。宣统二年(1910),清朝政府将铸币权统一于中央,设立户部造币总厂,负责铸造光绪元宝、宣统元宝库平铜钱。

清代铜钱有哪些:

顺治通宝,清代第一枚铜钱,顺治元年(1644 年)清朝灭亡明朝,在内地铸造“顺治通宝”铜钱。背面无记号。顺治二年,在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顺治年间,由于打击明朝时代以来的私铸钱财,致使铜钱造伪现象空前绝后,造假者都被处死,假钱被销毁。

康熙通宝,康熙皇帝在位的六十年的时候,为了减少锈蚀而换过两次铸钱局,铸钱局越来越多,到了后来,一共有了二十一个地方铸钱。康熙时期铸钱以材质区分有:红铜、黄铜、紫铜等;以钱币形状区分有:方孔圆钱、五个穿孔、圆孔圆钱等;以钱背文字区分有:满文、汉文,满文纪地、汉文纪地、合背、纪地名补缀等。

乾隆通宝,乾隆通宝铸于清高宗乾隆年间。乾隆通宝齐字少,古字多,背面宝字多一点,少一点,大小多有不同。制作最精者为宝泉局,又新疆红钱多呈紫铜色,亦称“紫钱”。

嘉庆通宝,钱面文字“嘉庆通宝”,钱背文字记载有“宝直局”“宝临局”等字样。正面文字沿乾隆通宝的书法,背面添加“宝直”“宝临”记值。嘉庆通宝铸于清仁宗嘉庆年间。

咸丰通宝,清文宗咸丰年间(1851-1861年)铸。面文“咸丰通宝”,字迹清新工整,铸造工艺精湛。钱背穿右”宝福局“,穿左”当十“,中央直读书”辛未“年号,背面的数字为流通币数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