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黑色的钧瓷吗?
钧瓷色彩斑斓,有玫瑰紫、海棠红等,却没有黑色。在烧造钧瓷的宋代,有另一种黑色的瓷器在黄河沿岸的窑场生产着。它就是釉色通体纯黑的黑瓷。
黑釉瓷在北宋时期已经发展到顶峰。在黄河沿岸山东、河北、山西等地的窑场,均发现有这种黑釉瓷器。其中烧制黑釉瓷最著名的窑场是山西吉县的黑瓷窑。
吉县窑是黄河沿岸重要窑场之一。吉县窑大约开始于五代,鼎盛于北宋和金,元代衰落,明初停烧。在它的生产历史过程中,烧制的品种很多,最有特色的是黑釉器。吉县黑瓷有碗、盏、缸、罐、钵等。碗碟一类,胎和釉都相对要薄一些。钵和缸的胎和釉都要厚一些。
黑瓷在宋代属于日用粗瓷,它之所以在黄河沿岸大量生产,主要是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黄河沿岸,土层中含有大量的铁、铝,釉中铁、铝含量高,因此釉色更黑且浓艳。加上黄河沿岸水土偏碱,烧制时火温容易达到1200摄氏度以上。由于火温高,釉中铁易被还原,使釉色更纯黑,黑度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