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什么概念?
谢邀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我们云南几个市州的名字了,这名字的来历和玉石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先说保山——古称永昌,据传因“山脊如城”而得名(一说“昌”字有“高山”之意); 德宏——傣语“德”为“尖”的意思,“宏”意为“山”或“高耸”,整个词是形容山脉高耸的样子; 楚雄——原名“武定府”,明末改称“楚雄府”,据说是因为境内有一座叫“楚雄”的古城而得名; 大理——古称叶榆,传说因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经常在大理附近游牧,他们所住的帐篷犹如树叶一样密集,故而得名;后又传说因“土地博裕而美”,所以改称大理……
再来说说翠友常问的翡翠名称来历: 所谓“翡”,一般指颜色呈红色的硬玉,也就是现在常说的“红翡翠”; “翠”则指绿色为主的硬玉,当然也有白色、红色等颜色的翠,不过一般我们不把白色和红色的翠单独拿出来,统称“翠”。 而在历史上,对于红的色彩描述还出现过“翡赤”“翡红”“赤翡”等等,不过现在我们已不常用这些词语了。
关于这两个字的起源,还有一段故事——相传唐代时,南诏国(今云南省南部的洱海附近)有个叫做“凤羽”的地方出产一种美丽奇异的石头,颜色以绿为主,之间夹杂着黄、白、棕等各种颜色,非常漂亮,但质地有点粗糙。
当时凤羽有一个村子叫做“石寨山”,因此这些地方出产的石头也被称为“石寨山玉”(也有人称为“石寨山碧玺”)。明朝初年,有人将这种石头进贡给皇帝,皇帝命人制成戒指、手镯等首饰,并赐给妃子们戴上。有一天,太监把皇太后赏给贵妃的一只镯子拿给皇帝看时,皇帝发现上面竟有一点发红,觉得十分奇怪。接着太监把这些首饰拿到宫中,所有红颜色的东西都呈献出来,原来全是凤羽的“红宝石”。
于是,人们就把这种石头称为“翡”,用“翡”字表示一种带红颜色的宝石,而把那种绿色的主色调继续保持下来,称之为“翠”。后来,人们又用“翠”来称呼这类宝石制作的手饰或是颜料,比如“翠箔”“翠翘”“翠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