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形容翡翠的绿色?

崔佑思崔佑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绿色,是一个非常单纯而纯粹的颜色。大自然中,有青山绿水的绿,有春天嫩芽的新绿,也有绿叶凋零的枯黄。 而在玉石之中,有“万绿从生”的绿,有“绿得发亮”的绿,还有“绿随四季”的变化……这些文字描述,虽然十分贴切形象,却也不够全面具体。要描绘一种颜色,最为准确的是用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的数值来表示(如下图)。

在色彩学中,将色彩划分为 100 种不同色调,以 0 为极暗,100 为极度明亮。其中,0 和 100 代表两种极端的色彩倾向,50 代表中间色调。 而在饱和度方面,则划分了 10 个等级,由灰到艳,每个等级相差 25%。 也就是说,从 0~100 的色调变化,每一级对应着 4.7 度的色彩变化;而从 100~0 的调子变化,每两级才对应着 4.7 度的色彩改变。当色调变化 96 度的时候,对应的饱和度的改变,只有 25%。所以,在描述颜色的表达上,「浓」与「淡」,远没有「深」和「浅」来的精确。

而我们平时形容的「翠绿」「嫩绿」「鲜绿」等词语,其实指的就是不同明度的葱绿色。在色彩学里,这种带一点黄色的葱绿,属于中性偏冷调,明度为 30°。 而「墨绿」「果绿」「湖绿」,则是不同明度的橄榄绿色,属于中性调,明度为 48°。还有「芥茉绿」「豌豆绿」「薄荷绿」,这些我们日常使用的词语,表达的也都是不同明度的草绿色。它是带黄色调的冷灰色,明度约为 55 °。

我们常用「绿得像韭菜一样」来形容绿色的浓郁。而这里的「像韭菜一样的绿」实际上指的是绿色的饱和度高,接近艳丽级别。不过,这样的描述过于主观且缺乏科学依据。 假如,我们要用专业的色相、明度的工具来描述的话,一个标准的韭菜绿应该有着以下的属性: 它的色相是 74°,明度是 78°,饱和度是 74°。而这已经是极度艳丽级别的绿,几乎逼近红色的范围了。

广怡涵广怡涵优质答主

“浓”这个字常用来形容颜色的深度,一般而言,绿色越浓的人就会越显的有精神,一样的道理,越浓的绿色越有精神,越容易出好货,一般我们把绿色浓到不能再浓的翡翠称为纯绿色翡翠,这种翡翠,只存在色根部分,是最完美的翡翠翡色,只有在糯化种以上,这种绿色才能称之为好绿色,若是在玻璃种上,我们就可以称之为色如晴空,色若滴油,极品之美了。但若是在低档的翡翠上,这种绿色就只会成为脏色。因此,翡翠的绿色只有在高档种份上配浓绿,才会产生最好的效果。

正是由于翡翠的绿色一般很少出现纯色块,一般有颜色的部分都夹有部分不翠绿的外衣,我们称之为色皮,而色根,就是最翠绿的部分,色根翠绿到什么程度就是绿色的最好表现了,这种色根,才有可能成为翡色,因此,色根的好坏是判断翡色的重要条件。

“阳”常用来表现阳光的明亮和色彩的明亮,翡翠的“阳”就是指其绿色要明亮,通透,不能发乌,发灰,发暗等,如阳光雨后般的绿色最好,因此“阳”字在翡翠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字眼,只有阳的绿色才会有好的价格,若是一块玻璃种翡翠,其绿色又浓又阳的话,一定会是一件天价的珍品。

“正”常用来表达无偏差的状态。绿色也是一样的,其最好的颜色就是纯正的绿色,不能太蓝,也不能太黄。太蓝的绿色一般在冰种或油青种上出现较多,这种绿色一般发乌发灰,只有在高透明度的玻璃种上出现了这种颜色才有可能成为好绿色,有时也被叫做祖母绿。而太黄的绿色一般在以芙蓉种、紫罗兰为主的中低档翡翠上较多出现,只有在高透明度的高冰、玻璃种上出现,且不是很黄的情况下,才会成为一种特殊的绿色,有时被成为秧稼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