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青是翡翠么?
从玉的角度来说,“甘青”这个词是个伪名词! 严格上来说,应该以产地来定义颜色——产自保山、大理的料子,统称为“缅料”;产自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老坑)的料子,才称为“缅玉”;而产自云南德宏地区的料子,则叫“广表玉”或“广表翠”(“广表”二字可能源自于“广州”与“宝岛”,因为两地都有产此料的记录)。 “新山玉”这个称呼似乎已经很少见了,它特指产自泰国北部清莱府一带的玉料,品质一般优于缅料,但在市场上也不多见。 还有不少人将一些产自阿富汗的玉料也称为“甘青”(或是“阿富汗玉”),但这一带的原料多呈白色,且质地相对粗糙,颜色淡绿居多,透明度很差,和真正的“翡翠”相差甚远。不过,用这些材料加工而成的珠子,作为装饰品倒是很能耐高温和高汗渍腐蚀,因此常被用于制作佛教饰品。
当然,要分辨一种材质是不是“翡翠”,最重要的还要看组成矿物的属性(也就是光学性质),绿色是否是铬离子致色的。如果是,那就没跑儿了,肯定是“翡翠”无疑。 如果不是,那就不一定是“翡翠”——可能是和田玉、岫岩玉,也可能是独山玉等。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市场上有大量外观类似“翡翠”的合成饰件,这种仿制品多是人工优化处理过的,通常用沥青浸入法或者树脂填充法制成。虽然外观上可媲美天然翡,但价值却低得多。鉴别方法请参见本人专栏《如何鉴定翡翠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