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1年中国是什么时期?
道光二十一年,清廷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人赴广东查禁鸦片。这位钦差大人的到来,犹如一个晴天霹雳,顿时令广州官绅为之色变。 当时鸦片泛滥成灾,政府每年因此损失白银上千万两(相当于清中期财政总收入的三成)。吸食鸦片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无人不吸、无女不吸,以致“民食鸦片者十室而九” (《鸦片战争》,第274页)。
为了禁烟,道光皇帝曾先后两次颁布诏书,但均如石沉大海。林则徐到任后,在虎门公开焚毁鸦片,并严刑逼供,惩办了贩毒的头子。这大大震动了贪官污吏和鸦片贩子。他们原来以为新官到任,至少还要走走过场,谁想林则徐是来真的!
由于有皇帝的诏书在手,再加上林则徐执法如山,无所畏惧,所以禁烟运动一时声势浩大。林则徐在禁烟的口号中,还打出了“以毒攻毒”的旗号,即让吸食者先戒掉鸦片,然后才谈得上查处毒贩。这一招果然有效,很多官吏和士大夫争先恐后地写了戒烟奏折,声称自家已经戒了烟草。当然,他们中的许多人其实是让家人代劳,自己照样吞云吐雾。不过,林则徐对此居然毫无察觉,仍兴致勃勃地四处宣扬自己的禁烟壮举。
就在林则徐陶醉于自己的“丰功伟绩”时,他的对头——权臣穆彰阿却对他恨之入骨。穆彰阿是个典型的官僚恶棍,他唯利是图,贪赃枉法,而且善耍手腕,权倾朝野。对于这样一位心腹大患,林则徐早就想除之而后快了。如今正是天赐良机,怎可错过?于是林则徐一面布置人马,暗地里做好了动手的准备;一面装出与穆彰阿惺惺相惜的样子,大摇大摆地前往拜访。当林则徐满脸笑容地出现在穆彰奥面前时,早已埋伏好的衙役们一拥而上,将穆彰奥押往刑场。
不久,林则徐又顺理成章地升任两江总督。这是一个位极人臣的职位。用今天的话来说,从中央到地方,再没有比他更大的官了。然而,林则徐并没有由此沉醉于官场的荣耀之中。他对清朝的江河日下,早就感到深深的忧虑。于是他在两江总督的任上大力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并亲自编撰了《皇清经解续编》。此外他还注意兴办实业,比如在江南推广织布、纺纱技术,在淮河南北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水患等。
可惜的是,历史并没有给林则徐更多的建功立业的机会。正当他踌躇满志地准备大展宏图之时,英军侵略者的子弹给了他致命的打击。 道光二十年(1840年)正月,林则徐因患痰疾开缺回籍。五月,英国侵略军在北洋海军的掩护下入侵天津白河。七月,英军又占领山东半岛的威海卫。十二月,英军进犯江苏徐州。此时林则徐听到消息,病体未愈就匆匆起程南下。不料路上又患上风寒,一瘸一拐地赶到南通县,竟然被英军赶来的舰队吓病倒了。就这样,林则徐抱憾而终,终年6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