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什么时间撤出中国?
1901年9月27日,即《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第54天,根据条约第七款之约定,俄国驻军开始从天津和北京地区陆续撤军(其他三国约到1902年底或1903年初才陆续撤军),至次年夏天全部撤完。 不过,这并不说明列强对中国侵略的结束。相反,正是因为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矛盾激化,为了进一步瓜分中国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首先是在侵华军事行动中,由于清政府的懦弱无能,列强普遍不愿单独付出过于高昂的代价,因此都试图将己方军队尽量向对方靠拢,以借重他国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侵略计划;于是原来相对分散的帝国主义侵华部队开始向华北集中,并很快形成俄、德、法三国的武装联军。
其次是在《辛丑条约》中,各国除了获得赔款外,还获得在北京和天津及周边地区“租界”的特权,并将原由中国政府控制的铁路及利权转移到了本国政府手中。
再次是在外交领域,列强间围绕着“门户开放”政策和山东问题等不断出现纠纷和冲突,特别是日本不断加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力度,激起各省军民的广泛反抗。
最后还在于列强在中国西南和华南地区的扩张。尤其是英国,除继续占据着云南西部外,同时还增兵西藏,将触角伸向了川边地带与蒙古接壤的地区,企图把四川变成第二个满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