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印章有收藏价值吗?

史啸风史啸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熊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宝,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旗舰物种。1980年,中国正式提出将大熊猫送到美国旧金山动物园展出,以此作为向西方世界展示中华瑰宝的一个窗口。 为了迎接大熊猫的到来,旧金山动物园在馆外立起了醒目的“欢迎熊猫”牌,馆内进行了精心的布置——在一条林间小路两旁,分别用中、英文写着“欢迎光临熊猫馆”和“WELCOME TO THE PANDA HOUSE”。 在经过长途跋涉后,一只名叫兴兴(XING XING)的雄性熊猫终于踏上了美国领土。当天,旧金山动物园工作人员身穿中式服装,准备着“接风洗尘”的庆祝仪式。随后,他们带着兴兴参观了自己的“新家”。 对于这一只来自东方的可爱萌宠,美国人民充满了好奇与热情。随着媒体的不断报道,兴兴成为当时中国最著名的“出国”代表。当然,兴兴也很争气,一到美国就成功吸引到了一大群粉丝,成为了旧金山动物园当之无愧的“明星”。 而为了让兴兴能更好地适应自己的新环境,中国方面提前准备了一切。不仅带去了由北京动物园专家培育的小熊猫幼崽与其“培养感情”,还准备了特制的“熊猫大餐”:竹笋、嫩草、玉米等新鲜粮食,以及苹果、葡萄、胡萝卜等新鲜蔬果。

然而,令中方工作人员感到意外的是,兴兴竟然不喜欢吃中国准备的美食,而是到处啃咬、挖掘,把动物园里里外外折腾了个遍后,才心满意足地开始埋头吃饭。 面对这样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大使,美国的兽医团队简直无言以对,只能一边苦笑一边继续提供新鲜的粮菜,希望它能尽快习惯这里的饮食。 当然,兴兴在美国除了吃得好、玩得好,还受到了极高的礼遇。1982年,当它迎来自己3岁的生日时,美国各地民众纷纷通过电话或书信的方式,给这只神奇的“中国动物”送去了美好的祝愿。而当时,正逢中美建交三周年,这份特殊的生日礼物无疑为两国间的友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间匆匆而过,1983年,兴兴的“美国之旅”临近尾声。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它在人们的眼中从可爱的“国宝”逐渐变成了肮脏的“野兽”。

随着媒体报道的一再加深,民众对于它的厌恶之情也越来越浓。不少人纷纷致电或写信至政府,要求驱逐这个“来自中国的害虫”。 最终,在舆论的压力下,兴兴不得不提前结束自己的美国之行。临行前,它还被特意安排到医院注射疫苗,以防病菌入侵。

虽然这次出境旅行并不是非常顺利,但兴兴无疑是幸运的,因为还有很多野生动物在追求自由的途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例如,同样在1983年启程的美国亚洲豹猫计划就惨遭失败,7只豹猫在运输过程中死亡,另有4只受伤。而这距该计划正式启动刚刚过去了一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