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玉石如何上蜡?
我们买回来的新玉,通常都会先进行清洗、泡油等处理,然后才会进行把玩或佩戴。而一些经过精工雕琢的玉器,在加工过程中就会浸泡在油脂中,以起到润滑作用,最后再刷洗干净,晾干,涂上一层薄薄的蜡烛油脂,便可出厂了。 不过,这种在制作过程中添加的油脂,和后期人们保养中涂抹的油脂并不是一回事。前者是油中掺蜡(蜡融于油中),后者叫做“上蜡”。
上蜡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可以防止玉器被污物沾上;二是可以防止玉器受潮产生裂纹。所以,即使是刚买回来的新玉也需要定期上蜡。 上蜡的方法很简单,用柔软的布蘸点蜡烛油,均匀地涂拭在玉器表面即可。注意不要使用肥皂、洗洁精等清洗干净。因为这些东西都含有碱性成分,会损伤玉的表面。
不过要注意,上蜡并非越多越好。如果过度给玉器“敷脂”也会造成负面影响,比如影响玉器原有的光泽,甚至使缝隙中的油污滋长细菌,导致玉器变质发臭。 所以,无论多么名贵的首饰,都应该定期清洗,并尽量远离油烟、化妆品等。 对于比较讲究的人来说,除了对玉器的清洁工作外,还要特别注意保持玉器周围环境的干燥、洁净。
翡翠上蜡亦称浸蜡,是给翡翠“美容”的手段之一。上蜡“美容”后的翡翠表面光亮均匀,可以最大程度地凸现其价值。
天然翡翠均有大小、粗细不同的裂隙和空隙,在市场上也称之为“翡翠绺”。一般所见多为白色的棉绺和玻璃绺,还有浅黄色的油绺及黑色铁线。浸蜡工艺就是利用这些绺裂的浸润性,使具有高分子特性的有色或无色透明蜡,渗透到翡翠的细小裂隙中,减少裂绺对翡翠外观的影响,达到突出翡翠的天然美丽光泽,优化翡翠表面质量。
浸蜡处理所使用的原料一般是具有高光泽度的有色与无色石蜡、虫胶漆及合成树脂等。目前翡翠市场中较高级的上蜡材料为澳大利亚进口的白油。
浸蜡处理的方法一般比较简便。将浸蜡液加热后放入需处理的翡翠,待浸蜡液冷却后即完成处理过程。根据翡翠表面棉绺和裂隙的大小和浸润性,时间可从几小时到二、三天。为使上蜡翡翠有更加艳丽的效果,市场上往往还利用不同颜色的浸蜡液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翡翠表面光泽度明显增强,原本不太明显的裂绺也因此被遮盖,看起来更为完美。一般在显微镜下观察,浸蜡处理后的翡翠表面为半透明状(裂绺棉絮处充填浸蜡物),其光泽强度因浸蜡物的量及光洁度不同而有差异,但都较未处理翡翠表面光泽度要高,有油油的“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