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左手书是什么意思?
“左手书”也叫作“左书”“佐书”“倒书”“反书”“回书”等,是书法中一个极为独特的书体形态,指写字时不用右手而用左手,其历史渊源流长,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至今也有很多人擅长这种笔法。 《晋书·宣帝纪论》载:“(司马懿)少时有奇表异姿。尝梦上巍峨之山,手执柳条。人问曰:‘何山上也’答曰:‘吾之泰山耳!’又梦见上泰山,两手捧日。人问曰:‘汝欲得日乎?’答曰:‘然。’”
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称,他爱好书法,且擅长多种书体,但最有名的是他以左手书写的小楷。 唐代著名女道士王维的《书左太府掾苏公集》真迹,就是用的左手写的。 王维同时代的大书法家颜真卿也曾以左手写过字。 宋代的苏东坡、黄庭坚等人也都用左手写过字。 明代唐寅的《草书李白诗卷》,也是左手所书。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右军(王羲之)书,初若轻捷;东坡书,雄秀绝群;山谷书,圆劲古茂;云林书,俊爽明朗;赵文敏公书,冲和典雅。如元章、叔永、伯敷诸公,莫不善笔力,而左右互书,无不能者。”这里的“右军”指的就是王羲之,“元章”指的是米芾。以上这些人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他们之所以能用左手写出优秀的书法作品,在于他们不仅仅是左手能书,而且是左右互书,即既可以用左手写,也可以用右手写。这和他们深厚的书法功底以及灵活的头脑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