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34年(1908)始铸“大清铜币”,分黄铜、红铜二种材质。正面刻有“大清铜币”及干支纪年;背面中为蟠龙图,周边环以英文字母,左右各一十字花星。另有“度支部造”“户部造”等字样,区分各省铸币厂所铸。其中,“度支部造”者甚少,较为珍罕;而“户部造”者则较多见。
第五套人民币于1999年10月1日至2003年间发行,共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纸币。
1、艺术价值:最早使用青铜器的是在早期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在广东省珠海市百足山发现的石斧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青铜制品。此后,在二里岗、殷墟等商代遗址中,也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但是,这些青铜器并不是随意制造的,根据商代的历史文献和神话传说,有一部分青铜器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和象征功能。
当然有!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古代中国人是没有办法拥有和制造翡翠的,甚至一直以为翡翠是西方的宝石。但是实际上,早在距今3000年前的殷商时期,古人就已经掌握了翡翠的染色技术并且将颜色染得碧绿鲜艳的翡翠用于装饰了。 1976年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安阳发掘了一座殷墟宫殿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玉器。